为深入贯彻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急救教育,持续开展学校急救知识普及、急救设施配备、救护技能培训等工作,切实提高师生自救、互救的实践操作能力,打造“会急救、敢急救”的校园应急救护力量。3月20日,荆门职业学院医学院联合荆门市红十字会赴湖北信息工程学校双喜校区组织开展“校园急救应急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教职工和学生共计1100余人。
心肺复苏面对面 生命教育再升级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50多万人,当前我国掌握急救技能的人口不到1%。心肺复苏术是有效的急救技术,而心脏骤停后4分钟是救命的“黄金时间”。培训现场,红十字会救护师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设13个组,为学校教师、保卫处管理人员、宿舍管理人员、食堂后勤管理人员深入讲解现代救护概念、心肺复苏等救护知识与技能,包括判断呼吸、摆正体位、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口对口呼吸等环节,如何把握住“黄金时间”进行有效应急救护,让教职工全方位、直观地感受和掌握急救要领。参训教师们纷纷表示,“应急救护技能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接受这样专业系统的培训,非常有必要,不仅提高了老师应对校园内突发事件和学生意外伤害的应变能力,更有助于预防校园意外事故的发生。”
“救”在一瞬间,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抢救食物、异物卡喉所致窒息的急救方法。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现场师生展示急救要领,剪刀:两个手指并拢像一个闭合的剪刀,按压点在肚脐上方两横指以上的位置;石头:将后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按压点上;布:用先手手掌包住拳头,然后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实操演练,两人一组相互配合,细致领会每一步的操作标准与要领,严谨对待每一步实践操作。
“救命神器”AED,“救”在您身边
别小瞧这个盒子,有了它,抢救成功的几率就能大幅提高,大家一定要会用。”培训师拿出AED设备,并教大家根据语音提示,学习操作。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急救培训特别实用,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冷静应对。为了记住操作要领,一旁还有教职工直接用手机记录下来,方便随时学习。湖北信息工程学校保卫处主任邓云华说:“学校目前已配置2台AED急救设备,接下来是要不断强化师生的急救理念,熟练掌握急救知识技能,敢于在突发事件时刻出手急救,敢于使用AED救人。”
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普及,是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让教职工和学生对应急救护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更规范的急救技能,进一步提升了他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下一步,荆门职业学院医学院将持续开展更多形式的应急救护科普培训,不断提升公众的急救意识与能力,让更多人了解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